一、活动背景与目标
背景
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,社会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激增。
通过竞赛形式激发青年群体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兴趣,挖掘并培养实战型人才。
推动产学研结合,促进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。
目标
短期目标:吸引500+支队伍参赛,覆盖全国高校及企业;提升公众对网络安全的认知。
长期目标:建立常态化网络安全竞赛平台,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;推动行业技术标准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。
二、组织架构
主办单位
省级网信办、教育厅/科技厅、行业协会(如中国网络安全协会)。
承办单位
知名高校网络安全学院、科技企业(如奇安信、启明星辰)。
协办单位
地方网络安全产业园、媒体平台(如新华网、36氪)。
技术支撑
漏洞平台(如补天、漏洞盒子)、CTF竞赛平台(如Bugcrowd、CTFtime)。
三、赛程设计
赛事类型
CTF夺旗赛:涵盖Web安全、逆向工程、密码学、二进制漏洞挖掘等方向。
AWD攻防赛:模拟真实网络环境,团队间实时攻防对抗。
数据安全挑战赛:聚焦数据泄露防护、隐私计算等新兴领域。
企业命题赛:联合头部企业设置行业痛点场景(如金融风控、工业互联网安全)。
赛程安排
报名阶段(1个月):线上报名,提交团队信息及技术方案简介。
初赛(线上,2天):CTF解题赛,筛选前100强进入复赛。
复赛(线下,3天):AWD攻防赛+企业命题赛,决出前20强。
总决赛(线下,1天):综合挑战赛(含实景攻防演练),评选冠亚季军。
颁奖典礼:邀请行业领袖、政府领导颁奖,同步发布《网络安全人才白皮书》。
参赛对象
高校组:在校本科生/研究生,每队3-5人。
企业组:网络安全从业者,每队2-4人。
四、奖项设置
团队奖项
冠军:奖金20万元+企业实习直通卡+行业认证培训。
亚军/季军:奖金10万元/5万元+高端安全设备。
单项奖:最佳攻防奖、最佳创新奖等(奖金1万元+荣誉证书)。
个人奖项
优秀选手:直通名企校招绿色通道,优先录取。
组织奖项
最佳组织高校/企业:授予奖牌及媒体宣传资源。
五、宣传推广
预热阶段
联合主流媒体发布赛事预告,制作H5互动页面(如“测测你的安全指数”)。
高校地推:举办线下宣讲会,覆盖50+所重点院校。
赛中传播
直播平台实时转播比赛实况,邀请知名选手解说。
社交媒体话题运营(如#网络安全大赛#),发起技术讨论投票。
赛后总结
发布赛事纪录片,展示选手风采与技术亮点。
整理优秀解题思路形成技术报告,供行业参考。
六、技术支持与保障
平台搭建
使用专业CTF平台(如CTFd)部署题目,确保高并发稳定性。
搭建隔离的攻防演练环境,防止影响外部网络。
安全防护
部署WAF、流量清洗设备,防范DDoS攻击。
全程监控选手操作,禁止恶意攻击行为。
应急预案
成立技术应急小组,24小时待命处理突发故障。
如果大家有任何需求,可以拨打发布者电话,信息真是有效!